郭璐萍,江西省新余市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醫生,中國第21批援突尼斯醫療隊成員,《光明日報》27日報道《梔子花開撒哈拉》的主人公。2016年1月,乳腺癌中晚期的診斷如晴空的響雷,但并未摧毀這位堅忍女醫生援非的執著:“我現在只想早點回去,那邊還有很多生命等著我去救治?!?/p>
她相信,醫療可以報國。她報名2003年非典救護工作、請愿參加2008年汶川地震的一線醫療,時刻準備著以醫生的身份趕赴最艱難的地方,以畢生所學回報祖國。2014年加入援非醫療隊,對她而言,是一個漫長心愿的達成、是一個莊嚴承諾的兌現、是救死扶傷的職業要求、是人道精神的無聲呼喚,更是山河入夢、家國在心的自然表露。
她相信,大愛沒有國籍。她救死扶傷,在艱苦和簡陋的醫療條件下爭分奪秒,14個月搶救了數百名危重病人;她傳道解惑,通過臨床帶教等各種形式,盡心幫助受援國醫務人員;她胸懷世界,堅信“病人沒有國籍種族之分,生命高于一切”,得到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和真誠贊揚。她在病痛的折磨之下、在艱難的環境之中,近乎虔誠地詮釋了一個中國醫生的價值與信仰。
她是中國優秀醫生群體中的一位,是中國數萬(累計)援外醫療隊中的一員。自1963年第一次向國外派遣援外醫療隊以來,中國援外醫療隊的規模在半個世紀中逐漸擴大,已先后向非洲、亞洲、拉丁美洲、歐洲、大洋洲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派出援外醫療隊,診治病人數億人次。援外醫療隊員身兼多個使命和角色,是生命的守護者、人道的守衛者、白衣精神的播撒者、睦鄰友好的建設者、中國角色的描繪者、世界和平的守望者,以精湛的技術和良好的醫德醫風贏得了受援國政府領導人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也以人道精神、職業操守、奉獻態度、愛國情懷向世界展現了什么是醫生,什么是中國醫生的精神。
向郭璐萍致敬,向所有和她一樣奮斗在援外醫療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致敬:你們的腳印,在荒蕪的土地上拓展出一條條大道;你們的故事,在最艱難的生活里寫下了大愛無疆的信仰。(劉文嘉)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孩子想當“網紅”怎么辦
已是最后一篇
-
孩子想當“網紅”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