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誕生和各類網絡應用的出現,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思維,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與此同時,體現人類思維和思想的語言文字得到空前的發展,網絡語言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由于網絡的社會化和社會的網絡化在不斷地交疊互動,現實生活用語經常來自于網絡用語,不少網絡用語甚至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口頭禪。這些網絡用語,既包括那些已經被吸收到《現代漢語詞典》的“點贊”、“山寨”、“給力”和“秒殺”等鮮活詞語,也包括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屌絲”、“撕逼”、“逼格”、“蛋疼”和“然并卵”等低俗網絡詞匯以及各類網絡謾罵和網絡語言暴力等。
很多人在頷首稱贊網絡新詞的犀利傳神和精確達意的同時,也會對一些低俗網絡詞匯的泛濫而感到擔憂,我也是其中一名典型代表。不止一次,也在不止一所學校,我在課間的教室里,聽到年輕學生(男女都有,女生更多)喊叫“你是個屌絲”或“我是個屌絲”或“我要和你撕逼”或“去,去,去和TA撕逼”之類的話。說實話,盡管我一直在努力學習新詞匯、新潮流和新觀念,試圖不讓自己過早地成為“奧特曼”(outman的音譯,表示“落伍之人”),但我當時的確是石化了、被雷到了。
由于網絡傳播的匿名性以及把關人的缺失等諸多原因,人們在網絡上比在現實社會中更容易使用不文明用語。粗略地講,現階段的網絡不文明用語可以大致分為網絡低俗用語和網絡語言暴力兩大主要類型。網絡低俗用語往往與人類生殖系統密切相關,而網絡語言暴力則往往是低俗的謾罵和惡意的中傷。這兩類網絡不文明用語違反語言規范,損害公序良俗,污染社會環境,誤導廣大受眾和毒害青少年,需要進行引導和治理。
治理網絡不文明用語,是建設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的基礎,也是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的保障。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勢必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文明網絡用語,需要從網民文明上網和網站文明辦網兩個方面去努力。另外,也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依法對違反者進行懲處。這樣才能真正確保文明上網和文明辦網有法可依,實現清朗的網絡空間。
網民的文明上網,需要網民能夠真正意識到網絡低俗用語和網絡暴力的危害性,切實從自己做起,自覺地進行自我約束,為提升自身素質和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而努力。用高雅、美好和幽默風趣的網絡語言表達自我,應成為每個網民的自覺行為。因為“國欲強,風雅興”,一個文明的民族才是值得尊敬的民族。另外,當網民忍不住要激揚文字對他人或事件進行點評的時候,如果能有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能進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換位思考,可能會少一些刻薄的中傷和惡意的謾罵。
文明辦網,則需要整個互聯網行業加強自律。首先,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誠信聯盟等行業組織應發揮積極作用。在這一方面,值得稱贊的是中國記協和首都互聯網協會2015年8月發布的《抵制網絡低俗語言、倡導文明用語倡議書》,號召新聞媒體和網站負起主體責任,凈化語言傳播環境。其次,每個網站自身也應嚴格自律,不應簡單地以流量和點擊率等數字來評價網站內容,降低自己的品位去盲目迎合一些網民的低俗趣味。
相關規范性政策和法律的缺失,也是導致網絡不文明用語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有關部門,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爭取早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政策法規。要在保護好網站創新積極性的同時,將抵制網絡低俗暴力提高到建設先進網絡文化的高度,讓網絡不文明用語和網絡語言暴力失去生存的環境。(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徐敬宏)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域外聽風)要么創新 要么死亡
已是最后一篇
-
(域外聽風)要么創新 要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