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在“長征路”上感悟歷史
發表時間:2016-10-25   來源:人民日報

  重走長征路不是再現長征路,而是為了循著先輩們的精神前進,在苦難與輝煌中探尋新長征力量

  “在動蕩不定的當今世界,唯有歷史能使我們面對生活而不感到膽戰心驚。”這是第二次讀《苦難輝煌》。而每一次,都仿佛看到了一幅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全景圖,當然,最耀眼的,正是長征。

  追問命運、呼喚英雄主義,深感震撼的不止中國作家。美國作家索爾茲伯里在上世紀80年代重走了一遍長征路,寫成《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他始終相信“只有親身走過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現實主義的方式描繪出長征中的戰斗和艱難困苦”“只有到實地旅行才能感受到毛澤東及其男女戰士所經受的艱難困苦”。

  兩萬五千里,轉戰大半個中國,中國工農紅軍面對幾十倍于己的敵人的圍追堵截,翻越險峻的溝壑,穿過雪山草地,橫渡幾十條河流。在中外作家筆下,這場遠征產生了跨越國界的震撼。他們都感嘆其中的犧牲和苦難:紅一方面軍出發時約有86000余人,只有6000多人抵達陜北;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受傷被俘,乘敵不備時強忍劇痛用手撕開腹部的傷口,絞斷腸子,英勇就義;紅四團一營二連連長廖大珠帶領21勇士背挎馬刀、腰纏手榴彈,踏著僅有的13根鐵鏈,舍生忘死飛奪瀘定橋……這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讓我思考:這究竟是怎樣的歷程?

  “這是一次充滿了集體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和希望的舉世無雙的行動。”前不久,帶著書中的評價,我有幸踏上了長征路的一段——湖南。

  我們重走長征路,是在感悟歷史、尋訪英雄、汲取精神;而當時,誰也不知道邁出第一步后卻是一走兩萬五千里。在桑植,民歌“媳婦快起來,門口掛盞燈。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軍”表達了戰士與群眾的魚水情,賀龍部隊帶上鄉親們送的草鞋和干糧,從這里出發;紅軍血戰湘江后該向何處去,恭城書院的小會議桌上至今還留有當時激烈爭論的印記。而現在,“不帶群眾富、不是好干部”,老區干部們面對貧困,敢打敢拼,又像極了80多年前的紅軍戰士。

  以今天的眼光來審視那段歷史,長征中的苦難絕不是路線圖、沙盤模型和復原場景就可以展現的。走在長征路上,置身于革命先輩們曾戰斗過的地方,常發現即使“身在此處”,也很難體會到當年紅軍戰士的苦難。索爾茲伯里一再強調的“親身走過”“實地旅行”,仿佛失效了。為什么?重走長征路不是再現長征路,而是為了循著先輩們的精神走在新的時代之路上,是要追尋偉大的長征精神,汲取新的長征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的中國,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由一段又一段“自己的長征路”組成。在湖南革命老區尋訪時發現,即便自然條件惡劣,脫貧任務繁重,當地干部、村民也沒有向貧困低頭,在共同努力下,把電商引進來、把特色產品賣出去,他們血液里流淌著的紅色基因,傳承著不屈不撓的紅色精神,讓波瀾壯闊的歷史與偉大的時代夢想在此交匯。

  索爾茲伯里說,“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毙聲r代的長征路上,需要代代賡續長征精神、不忘初心,渡過前方數不盡的“大江大河”,越過茫茫無際的“雪山草地”。(朱 利)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王文宇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838005&encoding=UTF-8&data=ADqQNQAAAAcAAE5cAAAAAQAh5Zyo4oCc6ZW_5b6B6Lev4oCd5LiK5oSf5oKf5Y6G5Y-yAAAAAAAAAAAAAAAuMCwCFFrMJX6yfirXpO-gfrg-AJWAXhY2AhQ7Ty66LRSpBrP5V0J9nXSbDMYHw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838005&encoding=UTF-8&data=ADqQNQAAAAcAAE5cAAAAAQAh5Zyo4oCc6ZW_5b6B6Lev4oCd5LiK5oSf5oKf5Y6G5Y-yAAAAAAAAAAAAAAAuMCwCFHJVkjtxLMShbUuSMOS-4npwQ1u5AhQLCozWg_QuMSHAhd_oneXRnmDoi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