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指出,我國文藝事業要實現繁榮發展,就必須培養人才、發現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吧w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事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這為我們加強新時期文藝人才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浙江省大力實施“文藝浙軍”建設工程,打造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隊伍,推動文藝創作精品迭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筑就高峰,人才為基。一個民族的燦爛文化,需要有一批思想泰斗和藝術巨匠來創造。一個時代的精神大廈,需要有一批宏大文藝人才隊伍來支撐。筑就文藝高峰,人才是基礎,隊伍是關鍵。擁有了優秀人才隊伍,打造精品力作就有了充足底氣,筑就文藝高峰就積蓄了“洪荒之力”。離開了優秀人才隊伍,精品創作只能是紙上談兵,文藝高峰終究是空中樓閣。當前,文藝創作中存在的有“高原”缺“高峰”現象,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才“短板”,缺“高人”、缺能人、缺傳人。只有把文藝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既有神工巨匠、又有能工巧匠,既門類齊全、又結構合理的宏大人才隊伍,充分激發人才偉力,才能擔當起筑就文藝高峰的光榮使命。
遵循規律,事半功倍。文藝人才的成長,有其自身規律。只有尊重規律、遵循規律,引導文藝工作者腳踩堅實大地、追隨人民腳步、勇于創新創造,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才能打造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育才如育苗,宜“小水細灌”、忌“大水漫灌”,宜“潛滋暗長”、忌“拔苗助長”。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勢必適得其反、勞而無功。文藝人才涵蓋廣泛、特點各異、要求不一,培養路徑也應不盡相同。堅持分眾化、具體化原則,因類制宜、因群施策,方能對準焦、把好脈、見實效。人才的培養具有長期性、周期性特點,須從娃娃抓起、從青年抓起,接力推進、久久為功。今天的青年人才孕育著明天的領軍人物,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舍得壓擔子,經?!岸斩彰纭?,善于傳幫帶,著力形成老中青相接相續的生動局面。
厚培沃土,英才輩出。文藝園地要實現百花競放、碩果累累,必須營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環境。人文環境是最重要的成長空間,各級黨委要用符合文藝規律的方式領導文藝事業,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多為文藝工作者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當前,新的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不斷涌現,成為文藝繁榮新的增長點和生力軍。英雄不問出處,人才不看“出身”。要廣開門路、擴大覆蓋,用政策吸納他們進入“朋友圈”,加入“交流群”,在規劃立項、資金扶持、業務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優厚對待,把千千萬萬文藝從業者、愛好者凝聚起來,推動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宣 言)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焦門家風”為何歷久彌新(人民論壇)
已是最后一篇
-
“焦門家風”為何歷久彌新(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