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懷著感恩之心,從一次偶然的慈善參與,到組建愛心團隊;從開辦慈善商店,到獨自一人援藏支教……她用善行證明了“90后”的責任與擔當。
1、愛心店傳遞正能量 —————————— 在市區冠森路,有一家特殊的化妝品店,經營者會將銷售款中的一部分提取出來,作為愛心基金,用于愛心幫助。這家店的店主叫閆敏,她為了給他人提供愛心服務,籌錢開了這家店,很多顧客看到了她的愛心舉動后,也加入到愛心隊伍。而對于年僅23歲的閆敏來說,這條愛心路,她已經走了六年…… 2008年,還在上學的閆敏,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跟隨朋友一同去金臺區福利院獻愛心,一位老奶奶拉著她感動地說:“你真像我孫女。”老奶奶的這句話,讓她內心深受觸動,從此便踏上了愛心之路。2009年,她組建了“885陽光博愛團隊”QQ群。幾年來,在她的帶領下,群成員們不斷幫助貧困失學兒童,到福利院給孤殘老人獻愛心。 六年的志愿者之路,在閆敏看來,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今,在寶雞這座城市中,已經有100多位青年加入到這個愛心組織。
2、微博接力救助“瓷娃娃” ————————————— 除了經營著一家愛心商店,與許多年輕人一樣,閆敏也是一只“網蟲”,但這只“網蟲”不上網聊天、購物、打游戲,而是時刻關注著愛心公益事業的動態。 兩年前,閆敏聽說某位名人通過新媒介“微博”,為一位貧困患兒募集到了一筆可觀的治療費用。于是,她以“志愿者閆敏”作為用戶名,注冊了新浪微博。她利用這個平臺,為困難者發布求助信息,報道志愿活動,轉發志愿服務信息,引得不少愛心人士關注,并成功促成了多次貧困家庭、學生救助等愛心志愿活動。 2013年6月底,她得知在陳倉區赤沙鎮青川村,有一個患有先天脆骨癥的9歲女孩畢小雪。由于這種疾病極為罕見并難以治愈,孩子的父母在帶她四處求醫無果的情況下,決定放棄治療。如今,小雪只能整日忍受病痛的折磨。而因為給孩子治病,這個農村家庭已經一貧如洗,孩子的父母也因為孩子的疾病而離婚。面對這個支離破碎的困難家庭,閆敏將小雪的照片及病情發布在了微博及論壇上。在網友的接力轉發后,北京及福建兩家治療機構表示愿意免費為小雪進行治療。同時,許多愛心人士也通過微博向小雪捐出了愛心款。 8月15日,小雪一家帶著社會各界捐助的5400多元善款,坐上了去福建的火車。
3、兩次進藏續寫愛心曲 ——————————— 如果說這六年的志愿服務,是無數小善的匯集,那閆敏如今正在做著的另外一件事情,則真正詮釋著“大愛無疆”的內涵。“在電視上看到藏區有許多貧困家庭和上不起學的孩子,真想幫幫他們。”懷揣著這個夢想,2012年8月,閆敏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報名參加了小范圍的“援藏社調”活動,先后深入四川雅安、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等地,進行藏區基本救助社調。 閆敏回憶說,那兩個月的調研讓她感觸良多,回到寶雞后,她在網上搜索得知,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俄支鄉一所掃盲學校需要志愿者。閆敏有了支教的念頭,便很快與對方取得了聯系,支教意愿終于被批準。 2013年8月24日,她再次踏上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支教之路。“也許我的力量很微弱,我不能幫助他們蓋房子、建學校,但可以將我所學的知識傳授給那里的孩子。”閆敏說,這次她孤身一人去援藏,是要將愛心帶到更遠、更需要的地方。(感謝中國文明網寶雞站提供素材)
4、道德點評 —————— 從一次偶然的慈善參與,到組建愛心團隊;從開辦慈善商店,到獨自一人援藏支教……寶雞“90”后女孩閆敏用大愛詮釋青春,用善行傳遞溫暖。她建立愛心店,幫助貧困失學兒童和孤殘老人;利用微博籌款救助重病女孩小雪;兩次走進四川、青海等地,支援災區建設……她用真切、積極的行動向世人展示了新時代青年人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用無私的奉獻書寫著熠熠閃光的青春。感動之余,我們不能停留,理應拉手傳承,讓美德走的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