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當前,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已成為全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產業在世界各國的叫法不同,美國稱之為娛樂業,英國稱之為創意產業,歐洲以及亞洲大多數國家稱之為文化產業,但也有叫文化創意產業的。無論怎么稱呼,文化產業在國際上都是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而言,文化產業是以文化為核心內容而開展的文化經營活動,包括產品和服務。
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愈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以及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愈加緊迫,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目標愈加明晰。尤其是在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還不高,活力和創造力還不強,區域布局不盡合理,政策體系還不完善,離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與此同時,文化產業發展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市場機制、運營管理等也亟待完善。
從某種意義上說,發展文化產業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為主要目標,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統一。具體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建設文化發展合理格局。一方面要積極發展和壯大出版發行、影視制作、印刷、廣告、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規范發展文化產業園區。在信息化時代,重視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加快轉變文化發展方式,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要廣泛推廣、應用和集成數字化和網絡化等新技術,實現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從而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催生新的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還要盡快形成覆蓋廣泛、傳輸便捷的現代傳播體系,擴大文化影響力,使文化消費更加便利、有效需求規模迅速擴大。
- 上一篇:
-
[中國文化改革發展紀事]中華文明走向世界
已是第一篇
-
[中國文化改革發展紀事]中華文明走向世界
- 下一篇:
-
十年磨一劍 甘苦寸心知
已是最后一篇
-
十年磨一劍 甘苦寸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