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走過了很不平坦的道路。綜觀這10年,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嚴峻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和進步,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我們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認真學習領會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就要進一步全面把握和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對黨的發展理念和執政理念的重大創新,進一步在新的高度和廣度上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科學發展觀對黨的發展理念的重大創新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一方面,從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把黨對發展的認識提高到新境界??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茖W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胡錦濤同志還提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的原則和基本要求。即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統籌兼顧;即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傊茖W發展觀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圍繞發展目的、發展布局、發展要求、發展方法、發展動力等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從而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把我們黨對發展的認識提高到新的境界。
另一方面,在總結科學發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我國既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我們遇到的大事多、喜事多、難事多。在黨和政府辦成大事、辦好喜事、辦妥難事的過程中,在總結我國現代化建設實踐尤其是十七大以來改革發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科學發展觀得到了新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提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二是提出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三是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傊?,科學發展觀豐富了發展內涵,深化了對發展的認識,創新了黨的發展理念,推動了發展方式轉變。
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執政理念的重大創新
黨的執政理念與發展理念是內在統一、密切聯系的。只有實現科學發展,才能做到執政為民。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執政理念作出了重大創新。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既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又是黨的執政理念的本質。胡錦濤同志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他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闡明了以人為本的根本含義,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他在十七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的講話中,對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作了進一步的深刻闡發:“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根基和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一貫的政治主張和執政理念”,“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們的事業才能蓬勃發展”。
二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關系人心向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人心向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關切的根本問題。胡錦濤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要求黨員干部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當前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執政地位,要求我們必須從人心向背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意義。從一定意義上說,新世紀新階段,決定人民群眾人心向背的是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狀況。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只有不斷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才能滿足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三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內涵和要求。黨的執政基礎內涵豐富,最重要的是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特別是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同時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形式發生深刻變動,再加上新興媒體迅速發展,給社會管理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一系列新課題。這對黨鞏固執政的階級基礎,尤其是群眾基礎提出了嚴峻挑戰。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興衰存亡的高度,認識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這個重要問題。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當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領域存在不少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對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四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在黨。胡錦濤同志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大會上深刻闡述了這一思想。在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更重了,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更多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和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中確立的,是在黨領導人民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新的實踐中得到進一步鞏固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在黨,要求我們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我們要深刻領會并始終牢記,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黨只有擔當起推動科學發展、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才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局面,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嚴書翰)
- 上一篇:
-
(十八大代表風采錄)女法醫陳莉:愛美之心讓位崗位
已是第一篇
-
(十八大代表風采錄)女法醫陳莉:愛美之心讓位崗位
- 下一篇:
-
百姓眼里的十年民生
已是最后一篇
-
百姓眼里的十年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