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史光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戰斗英雄,全國自強模范,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1963年出生于云南省馬龍縣。在小學和中學期間,他刻苦學習功課,樂于幫助別人,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197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79年初,西南邊境自衛還擊作戰開始后,史光柱為這次作戰中涌現出來的英雄模范所感動,決心參軍報國。1982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被分配到云南邊防部隊某團九連。入伍后,史光柱不怕苦,不怕累,刻苦學習,嚴格訓練,成為連隊的訓練尖子,并被提升為班長。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底,中央軍委決定收復被敵人侵占的西南邊境領土,上級把主攻作戰任務交給了史光柱所在團。戰前,史光柱向連隊黨支部遞交了血書,他在血書中寫道:“寧可前進一步死,也決不后退半步生。”并請求擔負最艱巨的作戰任務。1984年4月28日戰斗打響后,史光柱擔任突擊班班長,在排長負重傷的情況下,他代理排長指揮戰斗,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在率領全排向敵人占據的高地沖擊時,敵人的一發炮彈落在離他頭部4米高的樹枝上爆炸,他左臂負傷,右耳膜震破,昏了過去。蘇醒后,史光柱帶領戰士們繼續向前沖擊。這時他又被敵人的手榴彈炸傷,左眼球被打出眼眶,右眼球也被兩塊彈片擊中。此時,史光柱身上4次共8處負傷,但他堅持不下火線,繼續指揮戰斗,帶領全排一舉攻占了被敵人占領的高地,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戰斗任務。為了表彰史光柱獻身祖國的英雄行為,1984年9月4日,中央軍委授予他“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史光柱是戰場上的英雄,生活中的強者。雙目失明后,他靠著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不斷超越自我。在198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史光柱以一首自己作詞的歌曲《小草》,感染了無數國人,迅速走進千家萬戶。他多次在全國作事跡報告,成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青年心目中的杰出榜樣。1986年,史光柱進入深圳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以優異成績完成本科學業,成為我國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人。他堅持文學創作,在國內外發表詩歌、散文500余篇,作品獲全國性文學獎17次。詩集《我戀》獲廣東省第三屆魯迅文學獎,《背對你投下黑色的河流》獲深圳大鵬文學獎,《眼睛》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奮發文學進步圖書獎、云南省第二屆文藝文學類一等獎。多年來,史光柱拖著殘疾的身軀,堅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先后幫助千余名殘疾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曾任成都軍區某部副政治委員。曾獲“全國自強模范”榮譽稱號。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鏈 接 ■《寸愛》 《寸愛》是史光柱創作的詩集,2009年底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寸愛》收錄作品39首,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頌揚和平、展示軍旅人生及軍隊未來發展的“軍旅篇”,二是反映改革開放、人們在商業變革中生存狀態的“草葉集”。《寸愛》語言優美,內涵豐富,具有極強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很高的藝術水準。更重要的是,作者用“陽光”心態看待周圍生活,既是內心吟唱,也是精神史詩。 (光明日報記者 柳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