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在京舉辦講好中國故事專家學者骨干強化班、文化交流使者研討班。其間,組織兩個班學員共同座談研討。大家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就中外交流互鑒中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好中國形象,開展了深入交流。現將8位專家學者、文化交流使者發言摘編如下。
讓中國形象更可親可敬可愛
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 劉鴻武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焦非攝
作為一名中非關系的研究者,我要在很多場合對非洲朋友講中國故事。我感到,非洲朋友對中國故事有興趣、有期待,也有疑惑和擔心。他們擔心的是,發展強大起來的中國還是不是我們的親密朋友?為此,我跟他們講我自己留學非洲的故事,說明如果沒有非洲大學的培養,我就不可能走上非洲研究之路,這就告訴非洲朋友,中國人是講感情、重信義的。
我們向別人講中國故事,首先要研究對方、懂得對方,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面臨問題復雜性和所付出的艱苦努力,要有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在有關方面的支持下,我們在浙江師范大學建了一個非洲博物館,向國人介紹非洲藝術的魅力及非洲對中國的意義,很受歡迎。來訪的非洲客人看到在浙江金華這樣的小地方,還有一個收藏很多非洲精美文物的博物館,看到中國朋友如此用心地向普通民眾和大學生介紹非洲的歷史文化,都很感動和興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接下來的交流合作就順暢多了。這個非洲博物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融通中非”的橋梁作用。
我們自己說好,不如別人說我們好。讓非洲朋友結合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認知講中國的好故事,效果更好。我多次邀請或牽線搭橋請非洲朋友來中國訪問考察。今年1月,尼日利亞國家通訊社總編輯助理朱利葉斯·伊都烏根據在中國實地考察調研撰寫的《一位非洲記者眼中的中國》正式出版。這本書圖文并茂地展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受到尼日利亞各界的廣泛好評。這些年,我在非洲的政界、學界、媒體界交了不少朋友,我體會到,講好中國故事,要多講中國與世界一起發展、一起合作、一起創造美好未來的故事,說明中國不是“獨步”世界,更不是“獨占”世界,讓中國在世人眼中變得更可親、更可敬、更可愛,這樣,中國在世界上才會有更多好朋友、好伙伴。
講好故事重在講好中國愿景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所長 王鴻剛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焦非攝
我所在單位是中國最早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智庫機構之一。由于工作關系,我們經常需要同國外政府、智庫和學界同行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一個日漸突出的感受,就是隨著外國同行們對中國了解加深,他們的興趣日益轉向中國的未來走向。中國向何處去,成為很多國外戰略界人士涉華關切的核心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內政外交更強調奮發有為,更強調謀篇布局,更強調頂層設計,國際社會迫切希望了解中國的未來打算,“中國愿景”到底是什么?
當然,各國對“中國愿景”的關切重點不盡相同。有的是擔心中國會不會擠占自己的發展空間,有的是希望受益于中國的政治智慧,從中國的發展中受到啟發;有的是希望能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走出發展的困境。這都需要我們對“中國愿景”做出及時而有效的說明和介紹。要通過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理念和路徑,讓其他國家對中國發展安心;通過闡釋好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說明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大、前景好,仍將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讓其他國家支持中國經濟發展;通過介紹我治國理政理念蘊含“仁濟天下”“義在利先”的傳統文化精髓,中國發展惠及世界,讓各國對我發展道路認同。
總之,“中國愿景”是國際社會理解中國的一把鑰匙。講好“中國愿景”,就是給世界提供更為高端的公共精神產品,將會成為中國對國際社會的獨特貢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云南省委宣傳部部長趙金:切實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
已是最后一篇
-
云南省委宣傳部部長趙金:切實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