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三a在线,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暖暖 免费 视频 在线观看中国人体,亚洲国产精品suv

傳統節日的味道為何越來越淡
發表時間:2017-01-26   來源:光明日報

  近年來,中國人過的節日似乎越來越多,中國的節、外國的節、公益性的節、商業性的節,查查日歷,幾乎每周都有不同名目的“節”。隨著各種節的涌來,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越來越被一些人擱置到不顯眼的角落里。以春節為例,不管是城里人,還是農村人,不管是60后,還是80后,很多人都在感嘆,年味越來越淡了。更有人在網上“吐槽”:不知年該怎么過了。

  傳統節日的落寞與時代的變遷有很大關系。中國歷史上曾長時期處于農耕社會。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與農業生產、袪病除災、祭祀懷古有關,是農耕文明儀式化的寫照。改革開放以來,大量中國人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到城市中去學習、就業、生活。中國社會也從農耕文明時代進入到了工業文明時代。離開了農業社會,傳統節日也就脫離了存在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比如,我國多個少數民族的節日農歷三月三,都與袪除災病相關,因為傳統農業社會,醫療技術水平較低,人們只能把袪除災病的希望寄托在某些節日的儀式上。而現代醫學空前發達,大家不會再用古老的方法袪除災病,那些本用來袪除災病的傳統節日自然會被人淡忘。

  節日的熱鬧來源于親人們的團聚,節日的溫情來源于親人間的溝通與交流。中秋也好,春節也罷,其內涵無外乎“團圓”二字。如今的中國家庭,早已不是一家十幾口人甚至幾十口人,一些地方還存在著少子化、空巢化的問題。每逢中秋、春節,有的子女跟父母遠隔千里,無法團聚,有的雖然能回到父母身邊,但往往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吃完飯,抹抹嘴,又各奔東西。團聚少了,溝通沒了,所以節日的味道也就淡了。

  還有些年輕人把過節等同于在商場中流連忘返。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物質的需求也增加了,過節買些東西本無可厚非。可當我們在所有的節日里想到的只是“買買買”,不知疲倦地流連于商場的櫥窗柜臺前,親情、友情可能會在一場場購物狂歡中被遺忘。而親情、友情是節日最好的“調味品”,沒了“調味品”,節日的味道自然淡了。就像那首歌所唱的,“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親人間坐下來談談心、聊聊天的那份其樂融融,不是冷冰冰的商品可以替代的。

  關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不要形式,但莫要丟掉其中的文化內核。比如過年,子女不能回到老家陪父母,但帶父母出游也是一種團聚的方式。而對于近年來新興起的傳統節日的網絡過法,如用微信發紅包、網絡直播年夜飯等,也都給傳統節日帶來了新的色彩。

  從這個意義上講,盡管一些傳統節日習俗在遠去,但我們過傳統節日的習慣并未中斷,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一直在延續,因為不是傳統節日的味道淡了,而是過節的形式變了,就像現在過春節,中國人辭舊迎新的愿望、跟家人團圓的渴望,都是一如既往的,甚至比以往更強烈。傳統節日,依然是充滿誘惑的,但吸引人們的不再是美食新衣,而正演化為一種牽動整個民族的精神追求。這種演變后的傳統節日的味道,更要用心來體味。(胡靜靜)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李 璐桐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032751&encoding=UTF-8&data=AD2I7wAAAAcAAE5cAAAAAQAn5Lyg57uf6IqC5pel55qE5ZGz6YGT5Li65L2V6LaK5p2l6LaK5rehAAAAAAAAAAAAAAAuMCwCFHEyvs1MXBUatdW1NReT0VCVSWKiAhQ4Tqv-myFeY7jsgH6O8oMX_C_4x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032751&encoding=UTF-8&data=AD2I7wAAAAcAAE5cAAAAAQAn5Lyg57uf6IqC5pel55qE5ZGz6YGT5Li65L2V6LaK5p2l6LaK5rehAAAAAAAAAAAAAAAuMCwCFGAQLOCS_gWnjwU6nwHIjyBaXNVXAhRIG-iSXSLwlsWJS4omTErKs177S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