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視點第50期:六一兒童節 孩子是"主題"也是"主體"
![]() |
|||
|
|||
把節日還給孩子
![]() 一位家長曾抱怨:“真不知道,六一兒童節是給孩子們過節日,還是給大人們過節日,提前個把月孩子們就開始排練節目?!弧淮笤缇偷接變簣@準備表演,從8點鐘到12點鐘,孩子們整整在烈日下站了4個小時,其間一個多小時在等各級領導!好不容易把領導等來了、這個講話那個講話,感謝這個領導、感謝那個單位,每個人講話的最后都祝小朋友們健康快樂。哎,這不是一邊虐待孩子一邊說官話嗎?多為孩子們做點實事,少說幾句廢話不行嗎?” >>>詳細 ![]() 兒童節快到了,然而,許多孩子并不快樂。近期一項調查顯示,不能按自己意愿過節的小朋友達到了90%。看到論壇里一個孩子說:兒童節,變成了大人們的兒童節。學校辦兒童節晚會,自己每周末都得排練,表演給臺下的大人們看。如此過節,想來哪個孩子都不喜歡。>>>詳細 |
|||
讓孩子自由成長 ![]() 教育是一個駁雜紛繁的系統,茲事體大,不可不察。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各自的重心,孩提時代猶璞玉渾金,這個時期應對人的天性加以足夠尊重,同時要培育孩子向善向美之心。蔡元培曾提出德、智、體、美、倫理五育,經此五育甄陶方可稱為心智健康的人。教育的作用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非浹旬間可蹴就,需經潛移默化之影響,才有聚沙成塔之終效。換言之,學生并非“教”出來的,而是“熏”出來的。>>>詳細 ![]() 人生是一場長距離的馬拉松,而不是一閃而過的百米競賽。百米賽跑,起跑的反應時間、前三十米加速的爆發力是最重要的,占得先機的人即使不能拿冠軍,也一定會名列前茅。而對于跑馬拉松來說,起跑卻是一點也不重要的小環節,一開始不冒頭的可能后勁兒十足,超強的體能、堅強的意志、合理的戰術才是關鍵。與此相類似,早期教育也只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中的一環,不能說沒有意義,但不是一決成敗的人生關口。>>>詳細 ![]() 如果說,教學內容上的誤區是癬疥之疾,那么,教育目的上的迷津堪稱心腹大患。孩子厭學情緒是和家長、社會過于功利化的追求息息相關,“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竟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經。教育一旦功利化那就背離了它的本初,幼小的心靈被強大的名韁利鎖羈絆,心生畏葸,實乃自然。我們不敢想象,從小被成王敗寇思想灌輸長大的人,即便有王佐之才,那他又能對社會做什么貢獻呢?>>>詳細 |
|||
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作為媒體,對孩子“早熟”現象,應從正面進行引導,分析早戀的危害,并提出應對之策,才是正道。但個別媒體并不是想擔當什么責任,而是對事件本身津津樂道,熱衷于早戀情感的細節,目的是進一步放大事件、讓事件發酵,以吸引讀者的眼球。>>>詳細 |
|||
|
|||
中國文明網·評論頻道 |